(中科院湖北武漢植物園)
今天是中國科學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,湖北武漢植物園將以獼猴桃為資源依托,從獼猴桃花的活體展示、專家科普講座、科學實驗秀等方面開展“小獼猴桃也有大學問”系列科普活動。5月19日上午8點至12點,18周歲及以下的青少年可免費入園,領略植物科學魅力。
相信我們現在吃到的獼猴桃,它的歲數很大,可能在唐代(岑參)之前就有了,但是那個時候的獼猴桃和《詩經》里提到的所謂“獼猴桃”可能不是一回事,就像我們不能把水蜜桃和蟠桃、黃桃、壽桃看作是一種東西一樣。
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獼猴桃園建于1980年,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,收集保存獼猴桃屬植物56個種及種下分類單元、20個變型和80余個國內外中華、美味及軟棗、毛花品種(系),是“世界最大的獼猴桃種質資源圃”。當天,專家將帶領公眾走進該園,觀察獼猴桃花粉的萌發(fā)過程,現場講解獼猴桃的花及花粉結構,了解有趣的授粉、育種流程。
同時,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獼猴桃課題組專家張鵬老師還將以“從隱匿山間到譽滿全球——中國獼猴桃的崛起之路”為主題,為青少年科普中國獼猴桃的發(fā)展及武漢植物園在有關方面的科研歷程。
對植物感興趣的青少年,可于當日自行前往武漢植物園,憑本人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免費進入植物園參觀。
近年來我國科技工作者選育了獼猴桃的品種很多,這些新品種的味道比新西蘭進口的陽光金果和魅力金果更甜更好吃,比如由武漢植物選育的東紅獼猴桃、金艷獼猴桃、金圓獼猴桃,還有四川選育的紅實獼猴桃、金紅獼猴桃、金梅獼猴桃、貴長獼猴桃、金魁獼猴桃、華特獼猴桃、軟棗獼猴桃等品種,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選擇。
(中科院湖北武漢植物園)
(中科院湖北武漢植物園)
評論